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规范的因素是( )
A.主观能动性
B.学校教育
C.遗传素质
D.社会教育
3.主张教学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 )
A.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人格
B.学习方式
C.学习策略
D.认知方式
6.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 )
A.逆向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顺应迁移
D.同化性迁移
7.一般认为,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哪一阶段的表现( )
A.认知阶段
B.认同阶段
C.依从阶段
D.同化阶段
8.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热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
A.教书育人
B.献身教育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10.《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 )
A.教育规章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法规